揭阳素有“鱼米之乡”、“海滨邹鲁”、“国画之乡”、“小戏之乡”、“龙舟之乡”和“华侨之乡”之美称。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侨乡,港澳台同胞和旅外华侨320多万人,遍居世界各地,还有归侨、侨眷180万人。揭阳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揭阳母亲河榕江是广东粤东地区第二大河流。
揭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揭阳是粤东经济强市,粤东新经济发展极快,是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605.35亿元,总量跃居粤东五市之首。
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潮汕文化发祥地,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遣任嚣、赵佗,攻取陆梁地,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并派兵戍守五岭。南海郡辖揭阳等六县。揭阳县因揭阳岭而得名。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1年),分南海郡立东官郡,揭阳属之。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分东官郡,以原揭阳县地立为义安郡。辖五县:海阳(今揭阳县地属之)、潮阳、绥安、海宁、义招。 以后几经复废,至北宋绍兴十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福建的莆田人移民到潮州、汕头一带。 明代揭阳属潮州府。清代揭阳属惠潮嘉道潮州府。
本文由飞猪签约达人 深度旅行 提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