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人口的国家是个什么样的概念?简单的说,不如咱们的一个县城!
在地中海的中心有个被欧洲人称为“乡下”的海岛,316平方公里生活着45万人口,同时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马耳他!
这是个很有趣的国家: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却被称为乡下;是欧盟国的同时也是英联邦国,国防军务却交给了意大利...
说到马耳他的历史,那简直就是一本厚厚的“血泪史”,小小的岛国被意大利、希腊、古罗马、阿拉伯、英法德国先后占领过,所以这个国家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神庙古迹(上图),却因为各种文化夹杂在内而被调侃为乡下。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马耳他通过10个工业区和高新产业园成功翻身,当时30万不到的人口约有3万人从事制造业工作。2004年马耳他的港口航运、金融和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开始迈入高速发展期,成为高度发达的欧盟国之一。
作为一个旅游国家,马耳他却兼顾了国民的生活水准,在经济至上的现实社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2013-2014年宜居国家排名第二、幸福指数长期在欧洲前三名、几乎全民旅游业却禁止垄断...
比如麦迪那,马耳他最早建立的城市也是“最高贵的城市”,从数千年前到现在,都是欧洲达官显贵的府邸所在地。如今却禁止任何行业垄断,哪怕是当地最大的家族企业也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良性竞争,始终以低物价高水准的生活为标准!
在马耳他旅行可以做到完全的放松,大部分景区不用门票也没有所谓的免税店:导游会告诉你哪种出租车最划算,哪个酒店有最好吃的免费早餐,哪家酒吧和餐厅有附送的小吃,甚至还会带你去办理一张“八达通”(公车联票)...
哪怕是一个机场出租车司机,也会在你上车的时候笑着说:这是我的名片,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call我。
所以,一个“小县城”每年却能迎接数百万游客,在发展旅游业造福全民的同时,还把旅游文明写进了教科书:我们没有田地没有粮食,没有山林没有淡水...所以我们只能靠外来游客生活,上帝是我们的造物主,游客是我们的经济来源...
不难理解马耳他人为何收入那么高却依旧兼职导游,明明可以享乐生活却危机意识极其严重,待人接物都非常的友善和气。
马耳他的物价比一般欧洲国家都来的低,中档正餐人均16-18欧元足够了,有趣的是,在北部生鲜码头的餐厅点菜是这样成盘端上来的...
在沿岸小餐厅甚至8欧元就能享受这么一顿海鲜餐,吃不饱再加一个2欧的汉堡,除了黑山和塞尔维亚,在欧洲是真的很难找到这么低的消费了!
除了圣彼得池和蓝色石窟等等一些知名景点外,马耳他的老城街景也是非常值得游览的。这座数千年历史的老城沿着山势而建,沿路花盆锦簇色彩斑斓,爬不动了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当地人还会笑着打趣:你需要健身了...
悠闲浪漫的国度,文明优雅的秩序,高收入高福利...难怪意大利和希腊人都想尽办法移民到这里,反过来再对比一下新疆喀纳斯的做法,还是一句话:心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