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红河,流淌了千万年,居住在红河两岸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用自己辛劳的汗水,抒写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一处河湾,每一座吊桥,每一个渡口,都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些难忘的往事留在了记忆中。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北连昆明,东接文山,西邻玉溪,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北回归线横贯东西。红河是云南省第四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和部分社会经济指标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首。
红河州有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蒙自,有世界锡都个旧,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文献名邦石屏;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级口岸;有的锡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红河是云南经济社会和人文自然的缩影,是云南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陆路通道和桥头堡。
红河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国境线长848公里。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山脉、岩溶高原、盆地(坝子)、河谷4部分。主要山脉为横断山脉南段澜沧江东侧的云岭南延东部分支哀牢山(西部分支为李仙江西侧的无量山)。红河大裂谷把境内地形分为南北两部份,南部为哀牢山余脉,山高谷深坡陡,地形错综复杂;北部为岩溶高原区,山脉、河流、盆地相间排列,地势较为平缓,喀斯特地貌尤为突出,著名的泸西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弥勒白龙洞、开远南洞等大型地下溶洞就分布在这片地区。红河州最高处为金平县西南部西隆山,海拔3074.3米;最低处在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汇合处,海拔76.4米(也是云南海拔最低点)。 改革开放的浪潮,使沉睡千万年红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张张照片记录了红河的历史,一张张新作显露着红河的新貌。
悠悠红河
老红河湾
红河从红河县城流过
红河湾
红河岸边的木棉花
红河谷
炸拉村河段
红河夕辉
红河上的鹰
竹排渡
麻玉田红河老桥
红河边上火红的木棉花
走在红河桥上的马帮
红河上捕鱼
红河上捕鱼
红河闹鱼的日子
红河闹鱼的日子
在红河上抓鱼的孩子,
红河边上的放牛娃
红河峡谷
红河边上火红的木棉花
小憩
红河边上傣族制陶
红河边上的马帮
红河边上的小黄牛
2006年的南沙大桥
蚱拉吊桥
伍帮浮桥
麻玉田红河桥
长淮吊桥
蛮板大桥
行走在吊桥上的马帮
小蛮提吊桥
岁月
小河口吊桥
蛮课吊桥
蔓耗大桥
红河上的浮桥
莲花滩浮桥
小嘛咪竹伐渡
竹伐渡
小麻咪竹排渡
阿拜老村子
阿帮老民居
红河岸边冷墩村
冷墩渡口
冷墩老民居
生活在红河岸边的傣家姑娘
生活在红河岸边的傣家姑娘
红河上竹伐赛
红河边上喜泼水
生活在红河边上的小孩
生活在冷墩红河岸边的傣家姑娘
荔枝熟了
麻玉田老村子
木棉花盛开的村庄
晒木棉花的小姑娘
生活上老麻王田村里的村民
织布
大蛮提村
大蛮提街景
大蛮提吊桥
大蛮提吊桥的守桥人
生活在大蛮提村的傣家姑娘
生活在大蛮提村的傣家姑娘
生活在大蛮提村的傣家姑娘,
生活在大蛮提村的傣家姑娘
小蛮提村
小蛮提民居
小蛮提民居
小蛮提的村民
大树菠萝下的姑娘
小蛮提田园
普拉族马帮
小河口村
赶集归来
赶集归来
行走在红河岸边的马帮
2006年时的蔓耗镇
红河湾
大嘛咪大桥
红河上南沙电站
红河上的马堵山电站
蔓耗镇
蔓耗热带雨林
麻玉田新村
小蛮提新村
小蛮提新村
小蛮提新村
小蛮提新村
黄草坝新貌
黄草坝新桥
蔓金大桥
冷清公路新景
蔓金桥
黄草坝新桥
红河边上的高速公路
新中越大桥
红河岸边的热带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