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触云端,神山圣湖遇藏羚
近触云端,神山圣湖遇藏羚
在公元10世纪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居在西藏西部,弘扬佛法,抵御外侵,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1630年的一场战争使之灰飞烟灭,销声匿迹。在西藏社会进入各自为政,割据时期。古格长达七百年的历史,并为后人留下了壁画、雕塑、石刻等精堪绝伦的宗教艺术作品。“古格”是一个奇迹,多少年来它诱惑了不知多少的探险者、学者、艺术家、记者不远万里前来考察、探迹、寻宝。
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山顶高度海拔6721米,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藏语意为雪的宝贝。南侧断层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玛旁雍错和拉昂错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盖,分布着28条现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世界屋脊最负有盛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绵延于中、英尼三国边境,素有“阿里之巅”的誉称交通:从拉萨到阿里有两条道,北道1760公里,南道1190公里。北道车更多点,南道几乎只有旅行团才走。拉萨-拉孜-桑桑-22道班:过了桑桑后是南北道分岔的22道班。公路在拉孜过后6公里离开中尼公路向西行,大约235公里到双道班。路面情况相对好,卡车可平均开40公里/小时。没有班车走这条路,唯有租车或搭便车。租车最好在拉萨或日喀则,不过日喀则的旅行社比拉萨的旅行社要更关心旅行者的钱包多少,而在提供服务承诺方面稍差一些,因此要多方询问才行。 旅行者想搭便车去阿里,要先到日喀则或拉孜。拉孜更好些,去阿里或尼泊尔的车都经这小镇。一些旅行者会到拉孜前面6公里的分岔口等车,过了分岔口便是一个大桥,所有去阿里的运输车都从此通过,是个搭便车的好地方。 租车提示:在拉萨租东风卡车20天的话,1000元/人左右,一辆车可行,车主自会备好至少四桶油(到嘎尔加返程的油),十人以内可分滩费用,多备蔬菜。如是吉普车(价格也是1000元/人左右),则油料和渡河最成问题,单车司机不愿开,如被困就会有危险。包车的话,一辆东风车1万元可以了,吉普车1.5万元,都可以找到。
扎达土林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内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 扎达土林面积达数百公里之阔,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河湖相。专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 远远望去,满眼的金碧辉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宛若神话世界。近前观瞧,便会看到象泉河两岸土林环绕,道不尽天工巧夺。那举世所无的奇观,像庄严宏伟的庙宇,像壁垒森严的碉楼,像恢弘高耸的佛塔,像极尽豪华的古代宫殿,像古朴威严的欧式城堡,也有的或如万马奔腾、昂首啸天,或如教徒修行、虔诚静坐,天工万象,无可尽数。 交通: 到扎达一般从狮泉河出发,包车往返需2000—3000元左右,沿日阿公路往南,行225公里进入狮泉河谷,便抵达阿里扎达县,行车约12小时。如果从神山北上,或离开扎达后继续南行,可考虑在距离狮泉河136公里的那木加(或叫那不如)下车,再前往扎达。然而往扎达的便车并不多,可能要在这里的旅店住宿,所谓旅店只不过是由荒滩上搭建的几间土屋组成。
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北部八嘎乡境内,海拔6656米,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相传围绕神山转山一圈可洗脱一生的罪孽,所以每年来这里转山朝圣的信徒络绎不绝。更是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冈仁波齐峰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绵延于中、印、尼三国边境,素有“阿里之巅”的盛誉。神山四壁分布鲜明对称,形似圆冠金字塔(藏民称像“石磨的把手”),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着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神山周边孕育了250多条冰川,带来了大量水源,是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河的发源地,深得信徒们的崇拜。游玩冈仁波齐神山,除了欣赏它壮丽的外观,转山则是最主要的目的。每年来转山朝圣的信徒和旅行者,一般先在神山脚下的塔钦住宿,这里是转山的起点和终点。小镇上客栈和餐馆众多,俨然是转山者的大本营。转山分内转和外转:外转是以冈仁波齐峰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距离约56公里,徒步的话2天比较适宜,第一晚住宿海拔5100米的止热普寺附近。内转是以冈仁波齐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线路。转山人一般都是在转足13圈外转之后再内转。因传说神山属马,在马年来神山转山,一圈相当于平时的13圈,故每逢藏历马年,转山的朝圣者最多。一般体力好的转山者和当地藏民一天即可外转山完毕,普通体力的旅行者会用两天。第一天的路相对平缓,从塔钦出发,约5小时即可抵达宿地止热普寺,此处海拔约5100米,需要注意防止高原反应的发生。第二天开始的转山路,以止热普寺到卓玛拉山口(转山全程最高点,约5630米)的路段最为辛苦。这段路全程约5公里,以乱石路为主,坡度接近60度,且海拔陡升500多米,需要注意调整节奏。途中会经过一个古老的天葬台,天葬台周围布满各色经幡和藏民的随身物品。古老的宗教信仰使得藏民相信丢弃随身物品象征着肉体的一次新生,更虔诚的信徒可能会选择留下一滴血或者一缕头发。远远望见一片布满经幡的山坡,这就预示着已经来到海拔5630米的卓玛拉山口。从山顶俯瞰下去,是碧绿如玉的托吉错,意为慈悲湖。传说在此湖中沐浴,能洗净身上的污垢和孽障。不过一般旅行者估计没这个勇气,湖中是冰雪融水,寒冷刺骨,不建议贸然尝试。下卓玛拉山口的路是一段几近垂直的下坡,长且陡,下山需要注意安全。之后需要穿过一片杂草丛生的沼泽地,然后是无尽的陡坡,当眼前出现纳姆纳尼峰壮丽的身影的时候,转山之路就基本结束了。慢慢的走回到塔钦,吃一顿好的犒劳自己吧。1. 外转山全程56公里,而且海拔较高,身体素质及体力一般者,需慎重。 2. 转山两日行程,需要在山间住宿一夜。宿地条件较差,建议自带羽绒睡袋,温标不低于0度。 3. 体力比较差的转山者,可在塔钦请背夫帮忙背行装。一般按天计算,每天约120元。 4. 转山路上,沿途有4-5处有藏民的帐篷,提供热水、桶装方便面和酥油茶等饮食,虽价格略贵,但可以接受。虽然如此,还是建议转山者随身携带一些高热量食物和能量饮料。
玛旁雍措(Lake 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发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唐代玄奘在天竺取经记中也称,此湖是西天王母瑶池之所在。 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幸事。其实,玛旁雍措作为圣湖之王的地位,即便仅对一般旅游观光客来说,也是无可置疑的。 玛旁雍措在藏语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起因是11世纪在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结果,藏传佛教噶举派大胜外道黑教,“玛旁”就是纪念佛教的胜利,此湖因而得名。
西藏自治区首府,别名“日光之城”。 著名景点: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布达拉宫、夏宫罗布林卡,藏传佛教寺院大昭寺、小昭寺,拉萨三大寺院、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寺院直贡梯寺及其天葬台,宁玛派寺院丹杰林寺,唯一的一座财神庙扎基寺,格鲁派寺院次巴拉康寺,西藏密宗
十年,是一个坐标,也是一个轮回。十年光阴,匆匆而过。仿佛是一场梦,却又那么真实,十年之前,恍如昨天。十年前,无所顾忌的辞去工作,仗剑走天涯,一张火车硬座票从上海到昆明,然后搭车一路向西,滇藏,滇藏,真的是颠出五脏!但,颠并快乐着,因为,那条路通向远方。自那之后,川藏,青藏,新藏,神秘的西藏不断的
【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西藏,一个神圣而神秘的地方,无数人向往之,却又因其特殊的文化和地貌而不知如何走近它。没有来过西藏的孩子都对它有着无尽的好奇和向往,而一旦来过的孩子从此就在这片土地种下了“毒草”,无法忘怀,于是一次次地来了又来。。甚至就像假想敌一样,定居在了拉萨。然而不久前他的意外离世,让我们
一措再措(下)第三天,从措勤出发,迎着初升的太阳,一路向东,驰骋在广袤的藏北草原上,继续我们的一措再措之旅。这一天跟我们相遇的是大北线上最有名的两大措——扎日南木措和当惹雍措。七、扎日南木措,相信见过它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我这一生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湖水,无法形容的纯,无法描摹的蓝。真正的与天同色,仿
轴方向长26公里,短轴长21公里。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湖水矿化度400毫克/升,属淡水湖,含有硼、锂、氟等微量元素。 玛旁雍错佛教称“圣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携幼来此“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净身”以“延年益
即便新藏线上有如此多的雪山草原,圣湖美景,但是扎达的奇特与震撼仍能算得上我心中新藏线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于扎达县的自驾概况,我认为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6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但从200万年前开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把青藏高原猛的向上做了大幅度抬升,湖水外泄,露出湖底,
川藏北线才是“第N次进藏”会考虑穿越的区域。
阿里,西藏的西部,这个世界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离尘世最远的地方。。。三年多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对这片高原土地这么的着迷,2014年5月,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我的灵魂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雪域高原。三年之约,当初和自己承诺的约定,2017年9月,再次回到这片三年来内心一直念叨的地方。 阿里中北线13日
虽然我们早已知悉阿里大小环线、阿里北线、阿里中线这些骑行路线的名称。 我还清晰的记得那年去阿里转山的时候情景。 因为阿里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被称为“西
路过达坂路牌没多久,我把大白胖靠了边,看到公路旁边立着个小牌子,猥猥琐琐,扭扭捏捏的模样令人浮想联翩.......仔细一看,上面写着几个小字:暗夜公园! 我用鼻子嗅了一嗅:嗯.......感觉是晚上偷偷摸摸搞事情的地方呀。 随即想都没想就开着大白胖驶离了主路,沿着一条水泥小路开了进去。 结果里面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