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唿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清雍正年间(1723—1735),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唿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1座,驻屯满洲八旗官兵。雍正十三年(1735)动工兴建,干隆四年(1739)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之驻军。将军衙署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格式营造,占地15000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门侧立石狮1对。院内厅堂3进...绥远城将军衙署旧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清绥远城于干隆四年(1739)建成后,改右卫建威将军为绥远将军,统领本地驻兵并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驻兵。将军衙署设在城中心鼓楼西侧,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规格营造,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门前有高大影壁,门侧立石狮一对,院内厅堂三进,前为大厅,两侧为东西庑堂,中为公廨,后为将军私邸,共有房屋132间。民国时,绥远省政府曾驻此,省主席傅作义将军办公处现保存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为绥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衙署历经多次修缮,大致保持原有格局。
点评(共28条)






呼和浩特将军衙署始建于清代乾隆元年,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营造。 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将军管辖呼和浩特地区、漠南蒙古及统领大同、宣化等地驻兵的办公衙门。前为公廨,后为内宅。 自清代乾隆二年至民国六年,先后有74位“将军”在此续任。 绥远将军的前名是“建威将军”,号令八千八旗官兵,为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是绥远地区的最高军政指挥官员。 绥远城的特点是:四门不正,鼓楼不中,而将军衙门居城的中心,表现出绥远将军的地位和权力。






干净






位置还可以不过附近没什么别的景点,感觉将军署衙比较大,来回逛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还没怎么逛完,前前后后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进院子了,里面还有个演武场就像电视里演的没事可以切磋切磋武艺。主要还不收门票,从里面可以感觉历史的发展也对历史的理解。






挺大的一个府邸。重新装修过,挺美的。有浓浓的文化氛围。了解了很多满汉历史知识。






具有历史文化的衙署,带你进入历史,感受古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查看更多点评
景区交通
有多路公交可达将军衙署站,下车后步行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