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大教堂中有一些诸如弥撒,告解,洗礼等宗教活动,也提供婚礼服务。这是不错的一个宗教景点,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去的,建筑挺漂亮,这是一个天主教教堂,教堂很雄伟,这个地方非常适合恋人来,一定会非常喜欢这里。
点评(共73条)

看过我初到马尼拉第一天感受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我当时的恐惧: 那些身形瘦削、头发凌乱、穿着又破又脏的流浪汉随处可见,以致于我压根不敢跟人对视,生怕他们冲上来,把我的包撕个稀烂或者把我的手机抢走。 然而,在马尼拉待了两天后,我对这座城市里的人大为改观,也为自己最初不了解就带有偏见地写这座城市感到羞愧。想知道这座城市治安的真实情况,首先要简单明白马尼拉富人区和贫民区的分界线非常明显,这种明显几乎不用任何思考,就能一眼看出来。 富人区(如makati)等不消说,除了拥有和上海一样令人眩晕的摩天大楼外,治安也非常良好,即使是在夜里,也完全没什么好担心的。贫民区的治安相对糟糕一些,但是绝对没有网上描述的那么夸张。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城市周围有贫民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与马尼拉的贫民区相比,上海的情况可真是好太多了。一是因为上海破旧的地方相对少,基本上几百米就能走完。马尼拉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城市周围尽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贫民窟,即使坐上出租车,开个半小时也走不完。贫民区里人们状况糟糕,穿的破破烂烂,居住环境除了脏还是脏,蚊虫横飞,垃圾遍地,根本想不到有什么美好的词汇来形容。二是上海的“穷人”最多呈现出的是“穷”,而马尼拉的“穷人”呈现出的则有种带有希望的哀伤,当他们看着你时,你几乎很难不冒出同情心,因为从他们身上几乎一眼可以判定,他们可能连下顿饭都没有着落,要不到的话,他们可能就要饿上一天、两天,即使如此他们也鲜见急了脚,强迫你给食物或者水。 这或许是由于菲律宾是宗教国家的原因,虽然贫富差距很大,流浪汉们宁愿在街边随便用硬纸板铺在地上睡觉,吃脏兮兮的垃圾箱里捡的食物,也不愿意给人造成危险。 也因此,在马尼拉很少看到警察与流浪汉在一起,一方面是来自流浪汉的自觉,另一方面大概是警察或者保安也图个省事,只要他们不惹麻烦,就随他们去。不得不说,我在马尼拉遇到的警察或者保安都非常随和、友善。有不少警察和保安,会在你路过时简单跟你打个招呼,或者给你一个肯定的眼神,如果你需要帮助,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为你服务。 不管是银行、酒店、大型商场等重要场所,还是随处可见的便利店7-11、minishop,保安基本上是店铺标配。除了警察、保安等,马尼拉当地的人也都棒极了,他们非常热情的哟!






景色非常好看,看到了天主教的球顶和柱子。王城内部很多咖啡厅和零食店,适合下午休息。必打卡。





没有霓虹国的井然有序,旅行中,多点小挑战和小惊险, 反而更加让我记忆深刻,从未想过,马尼拉有这么有趣:)穿过王城区狭窄的街道,你会突然发现这个巨大的地标——著名的长方形基督教堂,或者更广为人知的——马尼拉大教堂。当你看见它,会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被它雄伟的气势所折服。教堂外观十分庄严气派,正面墙壁上雕刻着6个白色的宗教人物和各种精致的装饰,顶部则雕刻着两个可爱的小天使和庄严的十字架,散发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和古典韵味。教堂门口不时经过的马车,更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古朴味道。曾有人这么评价马尼拉大教堂的历史,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教会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马尼拉的故事,一个关于菲律宾的故事。”






不用门票就是有点小,不过也还可以反正不要钱,和中国国内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来到始建于1581年的马尼拉大教堂,看到它有些类似于城堡,坚固、沉重、敦厚,它在长久的岁月中被台风,地震和战争的火焰不断遭到损毁,又不断的被重建,古朴的味道非常浓郁。这里不仅能举办各种宗教活动,还可以举行神圣的婚礼仪式,让新人们在神灵面前许下一世承诺,尽情享受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刻。
查看更多点评
景区交通
乘轻轨LRT至United Nations Avenue Station站下车